- 中國歷史地名數據庫
正在加载...
提示
取消 确定
出自 中國歷史地名數據庫

檢視
前往: 導覽, 搜尋

關於我們

治歷史,必須通地理,方不信口開河。

中國幅員遼闊,地志浩如煙海,偶舉一地欲知其過往之歷史、現在之狀況,常苦不易,而稍僻者即不知其所在,遑論其他。古今之學者名士,治史治地最感困難者,不外乎二:一曰知古之難。中國歷代州域郡縣之因革,山川陵谷之變遷,經史志乘之訛異,學者常常僅憑其所掌握之有限史料紛陳異說,各為之辭,或以聞證見、或以見證聞,或所聞異辭、或所傳聞又異辭者不可勝數。二曰知今之難。中國國防之形勢阨塞郡國利病,實業水利交通之發展(如天津市肉類聯合加工廠、三峽大壩、淮陰—沭陽—新沂公路等),探險選勝之發見,政區地理之改易,名流政客之營構而新有名者,日益增多,古今混一,或一地異名,或同名異地,或簡稱,或別稱,或合稱,亦不可勝數。為使學者名士眾端參觀,將那些不見圖志,或雖見圖志而語焉不詳,寓書訪詢又不可盡信之地研究透徹,承蒙北京大學朱本軍副研究員構思設計本“中國歷史地名數據庫”,使之成為研究中國古史地理、方志方物、歷史文化傳統等不可或缺的基礎工具。

本數據庫以地名為經,以史料為緯,收錄了中國古今5000多年考古文獻(貨幣、兵器、器具、瓦當、簡牘、墓碑等金石文字)、地理總志(如一統志等)、方志(如省通志、府志、廳志、州志、縣志、鄉土志、鄉鎮志、鎮關衛所志等)、專類地志(如山川志、河渠水利志、都城志、宮殿志、祠廟志、苑囿志、陵墓志、邊防志、書院志、寺觀志、坊巷志等)、雜志(如物產志、風俗志、考古志、遊歷志等)、外志(如環球志、一國志、多國志等)和歷史文獻(史部地理志,及現當代學者在學術期刊和專著中的研究論述)中出現的中外歷史地名及相關地理形勢、行政建制、物產資源、人文景觀、財賦收入、災異禍亂、鄉土風俗等沿革變遷,地名詞條總量數以千萬計,輿圖、地名相關拓片數以萬計。資料量還在根據所掌握材料的增加而不斷增長。

本數據庫採用目前全球最為領先的技術手段和最為前沿的設計理念,將古地名、今地名跨時空結合進行交叉關聯索引,使得“知其一而知其百”成為可能。為更好地從宏觀瞭解一地之形勝,還採用高超的技術手段將其投影到衛星地形圖上。學者名士不僅可以通過上萬部典籍中來比較勘驗一地之地理、經濟、人口、關塞、名勝、人物、風俗、土產、政區等沿革變遷,還可以根據不同的分類導航,快速探索定位特徵和屬性類似的其他地名,開闢了古籍、方志數字化的新途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