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在加载...
提示
取消 确定
出自 中國歷史地名數據庫

搜尋結果

檢視
前往: 導覽, 搜尋

所有標題中包含“历”的地名

  • 225 位元組 (85 個字) - 2015年6月22日 (一) 13:50
  • 《讀史方輿紀要卷六十九·四川四·夔州府·萬縣·都山》 ...在縣治南,下瞰大江。《圖經》云:「面揖南山,背負都。」是也
    637 位元組 (247 個字) - 2015年9月24日 (四) 11:39
  • 《讀史方輿紀要卷一百二·廣東三·南雄府·保昌縣·楊巖》 ...地紀勝·卷九十三·廣南東路·州沿革·南雄州·景物下·楊巖》
    641 位元組 (241 個字) - 2015年11月10日 (二) 08:30
  • 108 位元組 (46 個字) - 2015年7月10日 (五) 15:45
  • ...等二萬戶屯林山。《輿地廣記》吳賀齊討山賊,賊保林山,四面險絕。齊使以鐵杙㭬山而升,遂平賊 《讀史方輿紀要卷二十八·南直十·徽州府·黟縣·林山》
    3 KB (971 個字) - 2015年10月22日 (四) 05:27
  • 202 位元組 (80 個字) - 2015年10月28日 (三) 16:44
  • ...都國。《史記·功臣表》有「侯程黑」,《漢書》作「侯」,亦即此邑也。後漢省 ...讀史方輿紀要卷十四•北直五•真定府•冀州•棗强縣•縣城》
    979 位元組 (390 個字) - 2015年10月9日 (五) 04:01
  • ...》漢三年,韓信襲破齊下軍。《三齊記》下城,南對山,城在山下,故名 罷備漢守禦信因襲齊下軍
    2 KB (708 個字) - 2015年11月19日 (四) 15:01
  • ...訓》:「陽郡陽之郡,一夕反而爲湖。」在和縣境稱湖,在含山縣境稱麻湖。明永樂初湖水涸,議堰爲田,然 《方輿勝覽·淮西路·和州·山川·湖》
    714 位元組 (291 個字) - 2015年11月19日 (四) 15:45
  • 在山東城縣大明湖西。面山背湖,實爲勝絕。杜甫詩所謂海右此 《肇域志·山東·登州府·
    346 位元組 (141 個字) - 2015年11月19日 (四) 15:02
  • 157 位元組 (73 個字) - 2015年11月19日 (四) 15:04
  • ...州爲陽郡。唐改和州,旋復故,後又曰和州。宋曰和州陽郡。元廢。卽今安徽和縣治
    289 位元組 (129 個字) - 2015年12月16日 (三) 08:12
  • ...平中,九江盜據陽,爲江淮巨患,久之始平。晉以後爲陽郡治。元時廢郡留縣。明幷廢縣。今爲安徽和縣治 《輿地紀勝·卷四十八·淮南西路·州沿革·和州·縣沿革·陽縣》
    1 KB (423 個字) - 2015年11月19日 (四) 15:51
  • 在山東城縣東。《寰宇記》城縣水,在縣東門外十步,與濼水同入鵲山湖 ...平寰宇記卷之一百一十五·江南西道十三·衡州·耒陽縣·水》
    653 位元組 (269 個字) - 2015年11月19日 (四) 15:15
  • ...。後漢省。故城在今河北寧晉縣東二十五里。《明統志》城乃小堡,城下藪澤周迴百餘里,中有魚藕菱芡之利。每
    277 位元組 (105 個字) - 2015年11月19日 (四) 15:52
  • 隋置,遙取漢縣爲名。故城在今山東恩縣西四十里。金初移恩州治此。 《太平寰宇記•河北道七•貝州•亭縣》
    1 KB (480 個字) - 2015年11月19日 (四) 15:16
  • 在甘肅臨夏縣西南。《宋史·吐蕃傳》角厮囉二妻喬氏居精城 《讀史方輿紀要卷六十·陝西九·臨洮府·河州·平夷城·精城》
    503 位元組 (209 個字) - 2015年11月19日 (四) 15:53
  • 237 位元組 (115 個字) - 2015年11月19日 (四) 15:18
  • 114 位元組 (48 個字) - 2015年11月19日 (四) 15:53
  • ...玄八年,氐胡楊定據隴右,治城。」後改爲建安。⦿見城郡條 《元豐九域志·京東路·東路·齊州·城》
    14 KB (5,959 個字) - 2015年11月19日 (四) 15:20

所有內容中包含“历”的地名

  • 《讀史方輿紀要卷二•代州域形勢二•兩漢、三國•并州刺史部•西河郡》 《讀史方輿紀要卷三·代州域形勢三·晉、十六國·晉·益州·牂牁郡》
    1 KB (523 個字) - 2015年12月15日 (二) 08:11
  • 2 KB (899 個字) - 2015年10月12日 (一) 10:42
  • 《讀史方輿紀要卷四·代州域形勢四·南北朝、隋·隋·西海郡》
    824 位元組 (357 個字) - 2015年9月19日 (六) 09:22
  • 《讀史方輿紀要卷四·代州域形勢四·南北朝、隋·南北朝·后魏·三十八州·豫
    317 位元組 (137 個字) - 2015年12月16日 (三) 07:24
  • 2 KB (647 個字) - 2015年9月21日 (一) 05:20
  • 《讀史方輿紀要卷六·代州域形勢六·唐下、五代·五代·楚·全州》 《讀史方輿紀要卷七·代州域形勢七·宋上、遼夏附·宋上·十五路·湖南路·全
    5 KB (2,263 個字) - 2015年9月23日 (三) 05:01
  • 372 位元組 (159 個字) - 2015年8月21日 (五) 15:45
  • 《讀史方輿紀要卷七·代州域形勢七·宋上、遼夏附·宋上·地斤澤》
    693 位元組 (294 個字) - 2015年9月23日 (三) 09:01
  • 《讀史方輿紀要卷五·代州域形勢五·唐上·江南道·宣州》 《讀史方輿紀要卷七·代州域形勢七·宋上、遼夏附·宋上·十五路·江南路·池
    9 KB (3,528 個字) - 2015年9月23日 (三) 04:42
  • 961 位元組 (417 個字) - 2015年11月12日 (四) 07:20
  • ...、蜀山湖相連,瀰漫數百里。宋天禧三年滑州之河復决,澶、濮、曹、鄆,注梁山濼。咸平五年詔漕臣按行梁山濼
    2 KB (1,030 個字) - 2015年11月11日 (三) 05:08
  • 《讀史方輿紀要卷三•代州域形勢三•晉、十六國•西秦•吐谷渾》 《讀史方輿紀要卷四·代州域形勢四·南北朝、隋·隋·吐谷渾》
    15 KB (6,068 個字) - 2015年11月12日 (四) 09:46
  • ...傳武王伐紂,諸侯不期而會於此,村以山名。人口3 021。代居民多從事採石、燒灰等副業。村南有公路西接大賚店
    2 KB (604 個字) - 2015年10月10日 (六) 08:11
  • 陵口戍,在府北三十里。或謂之東陵口。晉咸和中蘇峻自陽濟横江,登牛渚,軍於陵口。胡氏曰:「在牛渚之東北
    499 位元組 (211 個字) - 2015年12月21日 (一) 08:46
  • ...。居人承舊名,猶曰陵井,其實非也。《寰宇記》陵井,代煎水爲鹽。僞蜀井塞,宋乾道三年重開
    3 KB (985 個字) - 2015年12月21日 (一) 08:52
  • 《讀史方輿紀要卷四·代州域形勢四·南北朝、隋·南北朝·北齊·汝北郡》
    344 位元組 (145 個字) - 2015年9月19日 (六) 08:25
  • ...。或云井泉傍通江海,微有敗船木浮出。其井煎水爲鹽,代因之。唐萬歲通天二年,右補闕郭文簡奏賣水一日一夜 ...。或云井泉傍通江海,微有敗船木浮出。其井煎水為盥,代因之。唐萬歲通天二年,右補闕郭文簡奏:賣水一日一
    3 KB (1,350 個字) - 2015年12月21日 (一) 08:51
  • 《讀史方輿紀要卷二•代州域形勢二•兩漢、三國•豫州刺史部•汝南郡》 《讀史方輿紀要卷三•代州域形勢三·晉、十六國•晉•十九州•豫州•汝南郡
    2 KB (762 個字) - 2015年12月16日 (三) 07:24
  • ...中懸瓠喪敗,而淮北之地遂成荒外,中原聲聞日以隔遠。齊、梁、陳之際,南國之勢往往折而入於北者,懸瓠不復 ...十八世。楚滅蔡,楚平王後封蔡世子廬爲侯,遷於此。又二世,至昭侯遷於州來。數年至侯齊,遂滅於楚。州來爲
    75 KB (33,181 個字) - 2015年12月17日 (四) 07:46
  • 《讀史方輿紀要卷五·代州域形勢五·唐上·剑南道·陵州》 《讀史方輿紀要卷七·代州域形勢七·宋上、遼夏附·宋上·十五路·西川路·陵
    3 KB (1,377 個字) - 2015年12月21日 (一) 09:00

檢視 (前 20 筆 | 後 20 筆) (20 | 50 | 100 | 250 | 500)